□ 通訊員 楊茜雯 段淑娟
近年來,大理市灣橋鎮緊抓洱海流域轉型發展,深入挖掘,充分利用灣橋村資源優勢,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主線,努力將灣橋村打造為洱海海西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灣橋村是大理市灣橋鎮集鎮所在地,西倚蒼山、東臨洱海,214國道和大麗公路穿村而過,是抗日英雄周保中將軍故里,紅色基因世代傳承,獨有的山水風光、田園意境和現代生活色彩交織碰撞。
“以前村民收入主要靠務農,村里基礎設施配套較為落后,外來的人也很少。近年來隨著招商引資項目落地,集鎮建設速度加快,村民在紅色旅游、庭院經濟等新興業態中找到了新的發展生機?!睘硺虼妩h總支副書記張利澤不時感嘆這些年村里的發展變化。
建強“火車頭”,組織振興強保障
灣橋村之變,始于灣橋鎮黨委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為提升村黨組織帶動發展、帶頭致富的能力,自2020年開始,鎮黨委牽頭實施“優秀人才回引”計劃,重點從村內致富帶頭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實用人才中選拔儲備優秀人才5人。在2021年村級換屆中,通過從現任優秀村干部中“挑”、從外出能人中“請”、從致富帶頭人中“育”、從返鄉復員退伍軍人和大中專畢業生中“選”,換屆后,灣橋村7名“兩委”成員平均年齡38歲,大專文化以上4人,其中3人為村干部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雙提升”行動本科在讀學員,班子年齡、學歷、結構實現“一降一升一優化”,為帶領全村致富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做優“項目庫”,產業振興促發展
堅持以項目帶動產業發展,努力將灣橋村打造為大理海西鄉村振興示范樣板。立足文化和傳統農業優勢,緊扣灣橋村作為集鎮所在地,人口聚集、經濟活躍、農業和飲食文化深厚等特點,申報實施紅色美麗村莊試點項目,整合資金1200萬元建成高原特色農副產品展示交易街區和特色餐飲美食街區,搭建大理海西片區農副產品展銷全新平臺,通過“黨政投入、村級自治、市場運營、群眾參與、集體收益”,實現政府非稅和集體年增收68萬元,帶動黨政研學參觀、美食體驗年增長10萬人次以上,帶動大鳳路沿線100余戶白族民宿、農家樂等鄉村旅游產業發展。
立足傍山風景和區位優勢,高標準引進百悅集團實施“理想小鎮·智慧灣橋”項目,計劃投資約100億元建設百悅麗思卡爾頓·威斯汀精品度假酒店、醫療康養、白族文化藝術展示園區和創意藝術街區、智慧花園及其他配套產業,目前完成投資7.26億元,為轄區村民和村集體帶來征地、務工收益5000余萬元,撬動灣橋農文旅產業發展巨大潛能。
傳承“革命魂”,文化振興添活力
灣橋村是抗日英雄周保中將軍的故鄉,坐落在上灣橋村的周保中將軍紀念館作為大理市紅色地標之一,2019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建館29年來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來參觀學習。
近年來,灣橋鎮深入挖掘周保中將軍生平先進事跡和革命精神,結合集鎮提升工程,投入3500余萬元完善紅色旅游配套設施,建成“將軍故里·錦繡灣橋”黨群服務中心,打造“紅色·鄉愁”黨政研學線路,每年開展現場教學活動500余場、接待黨員干部群眾5萬余人次。
灣橋鎮保中中學以“賡續紅色血脈、弘揚革命精神”為主線,將“紅色教育,行走思政”黨建品牌融入教育教學,著力培養學生愛國愛黨、百折不撓、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學校近三年普高上線率位居全市農村中學第一,教育教學成績斐然。
編輯《保中文藝》期刊30期,創作《周保中將軍》白族大本曲,成立周保中詩書畫協會,策劃編排白劇《白子將軍周保中》,定期開展紅色文化藝術展演,持續守護好、發掘好、弘揚好灣橋文化振興的“根”和“魂”。
如今的灣橋村農文旅融合發展效應持續顯現,吸引了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新大理人”前來投資、旅居。2022年灣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81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2萬元。走進灣橋村,你能在綠水青山間找尋到詩和遠方,在紅色熱土上感受革命偉力,在風土民情里喚醒鄉愁記憶,在多元包容下體驗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