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黑毅鶴 楊磊 馬麗芳
海菜因不易貯藏保鮮,被稱為帶不走的“鮮”。近年來,為了把海菜銷售市場拓展到省外更多的城市,洱源縣三江源水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嘗試了許多辦法。
“我們曾經試過烘干、晾干技術,但1公斤海菜烘干后只有一兩多,成本太高,且口感很差?!比此a品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克勝告訴記者,雖然通過電商和冷鏈空運將合作社的海菜銷到了省外,但份額只占總量的10%至20%,而且冷鏈空運成本太高,每公斤海菜的成本價接近40元。
“我們也考慮把洱源海菜做成預制菜,但當前云南預制菜產業鏈還不完善?!痹诙纯h掛職擔任副縣長的上海交通大學發展聯絡處副處長、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黃金賢也一直在想辦法為洱源海菜打開省外市場。他告訴記者,海菜在省內銷售受旅游熱度波動的影響比較大,如果打開了省外市場,特別是省外高端市場,海菜的價格就能相對穩定,有利于洱源海菜產業發展。
今年4月,洱源縣與上海交通大學陸伯勛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學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創新中心,為洱源縣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構建綠色食品體系提供技術支撐。5月下旬,受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孔海南委托,上海交通大學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創新中心主任岳進帶領科研團隊開始對洱源海菜營養品質評價和貯藏保鮮技術進行研究。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科研人員對海菜進行營養組分、微量元素及生物活性物質等多維度分析,初步形成了海菜營養品質評價:海菜膳食纖維以及總酚含量較高,鮮食可以作為日常膳食纖維以及活性物質的重要來源;其干基蛋白含量在水生植物中相對較高,礦物質元素 Mg、Fe含量豐富,干燥后可以用于植物蛋白和礦物質元素補充劑。同時,科研人員通過對保鮮技術多組別對照處理、觀察、檢測和分析,成功將海菜貯藏保鮮穩定期限提升至12天。
7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創新中心校地工作會議宣布洱源海菜貯藏保鮮取得重要技術突破。這一消息讓洱源的海菜種植戶為之振奮。
“海菜貯藏保鮮期延長后,運輸方式可由現在的冷鏈空運轉為冷鏈陸運,較低的運輸成本有助于拓展華東、華南、華北等銷售市場?!痹肋M表示,下一步將再提煉和細化保鮮技術工藝,開展貯藏保鮮技術應用到保鮮包裝產業化的研究,進行產業轉化。
黃金賢告訴記者,海菜保鮮期提升至12天,即便以冷鏈陸運的方式運往省外,運途最多4天,留給餐廳、消費者還有一周的時間,保證了海菜的品質,為海菜走向云南之外更主流、更廣闊的消費市場提供了可能。